家校“社交”应尽量做好减法

2019年10月12日    点击数: 10397    字体:           一键关注汇讯

家校“社交”应尽量做好减法

       曾几何时,家校“社交”成了不少中小学生家长的沉重负担。他们被基于社交软件的各种“家校群”所捆绑,手忙脚乱,苦不堪言。有了这样的背景,也就不难理解,舆论场上何以会有那么多人为来自浙江杭州的这位老师点赞:在了解到“家校群”给家长们带来的烦恼之后,一位小学班主任积极作为,主动为家校“社交”做起了减法——在跟各科老师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决定把原先五个“信息发布渠道”减少到两个,并立下严格规定,一个群只发布学校通知、作业要求,另一个群仅供家长和老师日常交流。这个决定一经公布,立即在家长群里引发一片欢呼之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家校联系越来越便捷。应该说,这是一件有助于改进教学、密切家校关系的好事。可实践证明,如果缺乏足够的警惕与克制,日益便捷的家校“社交”很可能就会成为某种始料不及的“麻烦”。就像杭州的这所小学一样,不少中小学都“应用”了多种应用软件,不少班级都下载了多种具有社交功能的APP,建立了名目繁多的“家校群”。不仅家长们会因身不由己的“多线作战”而不堪其累,老师们也会因疲于应付多“渠道”的家长“反馈”而心绪烦乱。在这个意义上,家校“社交”已成为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更值得警觉的是,一些学校的“家校群”不仅“品类”过多过忙,家校“社交”的品质也时常暴露出不少严重的问题。有的“家校群”成了“作业群”“助教群”,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应有的家校边界,将一些本该在校完成的教学任务强行推给家长;有的“家校群”成了“炫耀群”“攀比群”,一些人或粗暴或轻巧地炫耀自家的“实力”,显摆自家的孩子;有的“家校群”成了“广告群”“公关群”,一些人或明目张胆地搞推销,或看似漫不经心地实施家校之间某种并不正当的勾连……

  有鉴于此,是时候为家校“社交”做减法了。其实,做好这种减法并非什么难事,关键就看肯不肯下决心动真格。杭州的那位小学班主任只用了一两天的工夫,就完成了必要的沟通协调工作,不仅将原先的五个“群”缩减到了两个,而且对“社交”事项也作出了硬性规定,让“无关内容”不再有存留的空间。这位班主任能做得到,其他的班主任和相关老师也能够做得到。总体而言,校方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老师掌握家校“社交”的主动权。只要各个班主任老师能及时看到“家校群”存在的各种问题,主动而坚决地做好减法,家校“社交”就不会因“跑偏”而伤及家校关系的健康。

  当然,要做好这种减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学校要给做减法的班主任老师撑腰,教育主管部门要给做减法的学校撑腰。

 

上一篇:对APP“强制索权”说不

下一篇:协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汇讯企业即时通讯

Copyright © 2007-2021 汇讯Wiseuc. 粤ICP备10013541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