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一则“老酸奶和果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的微博触发千层浪。先是企业立刻自证清白,再是行业协会应势跟上,甚至要起诉最先发布微博的央视主持人。一时间,明胶成了舆论关注的话题,果冻、老酸奶纷纷与工业明胶扯上了关系,让公众闻之色变。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当人们还未从“老酸奶含工业明胶”的噩梦中走出来,一篇关于“小笼包内馅掺明胶”的帖子,又将小笼包也拉入了明胶的“亲戚”队伍。明胶门,还有几多悬疑?
这出悬疑剧中,各种群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不同的角色当中,我们看尽了人间百态。先说着央视方面吧。有媒体联系了所谓的央视3 15晚会组知情人,其向媒体表明,本届3 15晚会的记者并未做过有关明胶的调查,也就更无所谓“临时毙稿”了。而最让人觉得堵心的则是这一句“明胶都是老话题了,晚会肯定找新选题做。”没有解决的危及人健康的话题就岂能让其过时?三聚氰胺过时了?都是几年前的话题了?地沟油呢?泛滥成灾了?那么是不是说这些就不值得关注了?如果连媒体都以这样的标准来哗众取宠,那么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谁来管?
再看行业协会,奶业协会方面认为,正规乳企不可能添加工业明胶。什么是正规乳企?协会并没有一一列举,到底什么是正规乳企?在协会看来,所谓的行业巨头们必然就属于这正规乳企的范围内了。这位领导甚至说“我们的乳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话语来,这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是历史最好的时期,怎么时不时会爆发出一些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前阵子的致癌门。正规乳企就如此德性了,那么那些“不正规”的呢?是不是就肆无忌惮了?消费者不知道,但是,消费者只能选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又是一种这样的悲哀?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洗衣粉油条、工业松香拔鸭毛……各色小丑粉墨登场,它们的出现让人震惊,却又无可奈何。如今,明胶这出悬疑剧,更是再一次撩拨了人们关于“吃”那根脆弱的神经。连吃到嘴里的东西都不敢相信了,我们的幸福感又从何说起?
当然,不管果冻和老酸奶里到底有没有“破皮鞋”,不管小笼包有没有用明胶代替,至少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发生,至少连消费者都觉得这样的说法于缺失道德血液的商人来说是多么的有利可图,咱们的相关监管部门就得下狠劲,全力清查。要知道,在这千层浪的背后,在这选择了“反正我信了”的背后,更是消费者对监管无力的声讨。与其花精力起诉发布微博的“始作俑者”,不如花时间厘清明胶门这出悬疑剧,是谣传,就以事实来还公众真相,如真有其事,就该给那些道德血液缺失的不法贩子,下下猛药,还公众最基本的信任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