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汇讯双周刊 > 第16期 > 程建岗:微博时代的团队建设(经典)

程建岗:微博时代的团队建设(经典)

2012-04-17

当85后乃至90后成为你公司的员工主体,当你的团队成员们变成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现实世界中花费的时间;网络对他们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你该如何对他们施加影响?你该如何做才能构建你的团队,你的团?

我自己除了一如既往地采用经过实战检验的传统的线下团队建设的工具、方法之外,也开始大量使用博客、微博、QQ群等工具,来和我的团队“生活在一起”,来构建我的团队,我的团。

下面就是从我近期的团队建设的微博中摘录的一些信息,既有帮助团队构建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团队价值理念的,也有帮助团队成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习惯的,还有帮助团队成员克服困难、打开心结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辅导我的团长——团队负责人的。汇集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构建正确的团队价值理念

【什么会妨碍你成功?】不管是辅导客户、领导团队,都会发现,很多人在工作中的一些行为和思维习惯,会严重制约他/她的职业发展和进步。比如,对别人总是抱有敌意或不屑、对自己总是评价过高、不愿意倾听别人的心声、下意识地推卸责任等等。这让我想起了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先生,前不久对《中欧商业评论》说的一番话:“我觉得所谓尊重,确实是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你所做的事有关系。你对自己的评价越高,人家就看你越低。特别是在事情还小的时候,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就特别重要。”——以此与期待职场成功的诸君共享。

【自由需要自省和自制】昨晚看原声影院《魔鬼代言人》,看到最后发现,真正的魔鬼其实不在别处,而在我们的内心——是“心魔”比如,潜藏在人性中的贪婪、自私、虚荣、自大、自以为是。所以,真正的“自由意志”就是管好这些“心魔”。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获得身心的自由、获得真正的成功、幸福、快乐和满足。

【把先天优势转化为成功的“硬实力”】不管是自己带团队,还是辅导客户做管理者梯队建设,发现总有一些具有先天优势(尤其是名校毕业)的人,在职场的发展反而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原因何在?在行动。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曾经专门撰文指出:“学校的成绩和经验不能预测职业的成功。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术测验等都不能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职位工作绩效或者生活中的成就。”事实上,知识只是对事物的认识和解读;而技能则是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要想成功,光有知识还不够,还必须具备能力如何获得能力?答案是: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工作,最好是自己把工作做得有挑战性(即对自己负责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自我设定一个更高的标准)。坚持这么做,想不成长、想不进步、想不成功都难。

 

二、推动建立团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汉字中蕴涵的智慧】繁体字中,买卖的写法是“買賣”。其中“賣”比“買”要多一个“士”。 而“士”代表着精神、风骨和智慧。它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让别人接受你要推销、售卖和提交的东西(包括产品、服务甚至你自己),那你就需要以“用心”、“投入”、“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交付一个真正蕴涵了你的智慧的、真正满足买方需求的价值创造成果。否则,所有的“卖”(或者交付)最终都会失败。

【把幸福和未来握在自己手中】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30岁到50岁的人口比重较大,再过10年到20年,这批人就会成为老龄人口,中国老龄化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未来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在减少,需要负担的老龄人口在增加,这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影响。——为此,我提醒自己也寄语同事:我们每个人当下的所有作为,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和储备。愿我们都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起床时都问问自己,“我今天将为未来准备什么?”每晚临睡前再问问自己,“我今天都为未来准备了什么?”坚持下去,你就会变得不一样!幸福和未来就会把我在自己的手中。

【制约成长进步的三大因素:责任、方法、勤奋】从事管理工作十七年,带过的部门和团队累计超过二十个。发现制约一个人成长进步有三个关键因素:1.责任。即你是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负责。你总在等别人给你安排工作,还是围绕目标、职责与任务自主思考、主动行动?你是把完成工作任务当成“给别人做事”,还是把它看做自己成长和提高的机会?2.方法。所有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抓重点、分主次,学会PDCA这一进步的闭环。你是不是总是想起什么做什么,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你是每天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又学到了什么?还是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不断低水平重复“昨天的故事”?3.勤奋。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罢了。你把八小时以外用在了什么地方,将决定你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能走多远。当你每天觉得“悠闲自在”时,也许,那只温水中的青蛙就会是你。

【送给职场新人(也适用于转行早期):决胜起步阶段】如果你在职业发展的早期总是吃得饱、睡的香,活儿干得“轻松愉快”,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这种幸福的时光会加速流逝,甚至可能一去不回。实际上,起点低、基础薄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投入时间、精力和智慧,去改变这种状态

【时间塑造一切】同事们有业余学习分享的习惯,本期选中的是我曾经写过的一篇领导力方面的文章——《赢在团队制胜的年代》。重读这一分享,仍有新的收获。文中引用了传奇教练约翰·伍登的一个观点:“有效利用时间或许是你最重要的资产。把它拿走,你将一无所有。”在伍登教练看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时间的结果清晰可见。如果你对时间漫不经心,它也会对你如法炮制。卓越的领导者,会把每一分钟都视为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机会。并利用这个机会,教会队员达到竞争的卓越,赢得竞争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时间塑造一切,时间也会证明一切,当岁月老去,你所拥有的,都是那些光阴的故事。

【视界决定世界】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日前对媒体说,企业家的视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范围和发展方向。你看得多远,你的产品就能提供到多远,你看到世界的需求了,你生产的产品就能够适应世界的需求。在职场上也一样,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和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决定了你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职责,会制定出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最后就会得到什么样的职业生涯。

 

三、帮助团队成员解惑:如何面对困难、失败和迷茫感

【职场成功心法:将注意力聚焦在如何把事做成】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希安·贝罗克研究发现:“对成败的态度能够对大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能力的发挥。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希望做到什么而不是总想着自己为何在过去遭受失败,能够让你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如果总想着失败的经历,你就会试图控制行动的每一个方面,反而容易将事情搞砸了。”这一点,正如乒坛名将邓亚萍所说,“只要你想到会赢,你就不会紧张;你紧张是因为你怕输。”所以,想要在职场上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关键是要始终关注如何把事情做好、做到位。而不是忧虑“失败了怎么办”、想着辩解、找理由或者为失败“留后路”

【发展的道理是相通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资深讲师史卡尔·戈什日前在谈到过于依赖资金投入对于公司的危害时说,“相对于小失败,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过多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掩盖了公司的问题、错误。它使公司和管理者聚焦于一些对公司成功来说并不重要的事情上,从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而对于如何才能真正的发展和进步,戈什建议关注小问题及其反映出的系统性不足,并加以持续改进。他说:“你越能接受你所拥有的所有的小错误,然后把它们看作改善系统的方法,那么整个系统越不可能崩溃。”事实上,戈什的建议不仅仅对公司发展适用。对我们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幸福来自“小确幸”】昨天和一个同事谈心,他提说自己很迷茫。问是什么迷茫?为什么迷茫?他自己也语焉不详、说不清。是一种“不特定的迷茫”。这让我想起了自村上春树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小确幸”,即生活中“微小但确定的幸福”。心理学认为(事实上我个人的体验也充分证明),只要我们进入一个专心致志、活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就会感受到生活中那些最真切和细微的幸福。我们在谈幸福的时候往往过于追求宏大叙事,却忽视了微小与日常。《飞屋环游记》里有句台词说: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谨以此,送给我的同事和所有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人

 

四、给团队leader的领导力辅导

【领导者的自我陷阱】今天和某省国资委平台公司的高管们交流关于“领导力”的话题。我对主持会议的董办主任开玩笑说,如果没有追随者,光喊我是“领导”也是没用的。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现实生态,我们就会发现一种现象:当领导者有了一些成功的领导经验,并逐渐获得更多的声望、更高的地位时,常常变得越来越围绕“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及追随者的需要、想法和状态。而更要命的是,领导者们很少去反思自己,慢慢被自己的成功吸附,将过错归于他人,以“牺牲”追随者为代价。这种“自我”执著,已经越来越成为领导者走向卓越的最大心理障碍,而尤其可怕的是,所有这一切往往都是无意识的。

【好领导要能够帮助员工成长】真正的领导,一定要有追随者,但赢得别人的追随这并不是要领导者取悦他人。事实上,真正的领导者,一定会对追随者严格要求,让他们保持正直诚实的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学会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他会让他的团队成员明白,成功和自信都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别人赋予你的。它们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自于每一天坚实的、一步步的扎实积累。他会不断提醒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准备成功的到来的话,那么,你就只能准备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2
Copyright © 2007-2021 汇讯Wiseuc. 粤ICP备10013541号    
展开